经济寒冬中的搞钱机会
当下大环境的经济形势如何,想必大家都深有感触。经济不景气时,不少人动了考公的心思。2023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260万,可计划录用仅3.8万人,竞争比高达68 : 1。而且,多地已经开始控编、减编,“铁饭碗”愈发难捧。
那有没有项目,在大环境越差时反而越赚钱呢?历史早就给出了答案。
历史启示:经济下行期的逆市上扬案例
美国大萧条时期,电影院数量不降反增,从1929年的22,000家,增长到1934年的近29,000家。那时,花10美分看场电影,是普通人负担得起的娱乐。这背后藏着两个关键认知:
- ①经济越不好,人们越需要“精神麻醉”和“情感慰藉”。
- ②在经济困难时期,人们并非完全停止消费,而是在找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。
这个规律延续至今,什么样的生意在经济下行期更吃香呢?下面梳理出三大经济模式。
三大经济模式
1. 多巴胺经济:廉价快乐的生意
经济下行时,人们对“便宜的幸福”需求更强烈。日本“失落的30年”里,三得利公司靠卖廉价咖啡和茶闯出一条路。2022年,三得利咖啡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5.6%!背后逻辑很简单:当大餐吃不起,小零食也能带来满足。花几块钱买杯咖啡,收获片刻愉悦,比花几百块更实惠。在经济压力下,人们更钟情价格亲民的小确幸。
2. 平价经济:性价比的胜利
说到这,不得不提日本的优衣库。在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时,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却连续7年蝉联日本首富,2022年个人财富达234亿美元,相当于打造出一个平价版奢侈品帝国。在中国,名创优品也是类似例子。从2013年创立到2023年,短短10年门店超3000家。2022年,零售市场疲软,它营收却同比增长12.7%,达114亿元。
3. 造梦经济:短暂地逃离现实
游戏产业是造梦经济的典型代表。即便经济下行,人们仍愿为虚拟世界掏钱。国产游戏《黑神话:悟空》预约量突破3000万,经济压力下,人们宁愿花200块买个能玩三个月的游戏,也不愿花2000块出去旅游。网文产业同理,2023年,番茄小说月活用户超1亿,七猫小说估值超200亿。为啥?3块钱能看一天小说,这就是最好的“精神避难所”。在消费降级背景下,人们更乐意花小钱在家找乐子。
可见,能在经济寒冬存活并壮大的生意,都有这些特点:
- 1. 轻资产运营:不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投入,现金流周转快。
- 2. 刚需属性:提供经济困难时仍不可或缺的产品或服务。
- 3. 情绪价值:让人在困境中获得慰藉或快乐。
搞钱机会方向
说了这么多,给大家列几个实在方向参考:
1. 二手设备循环经济
2023年全国餐饮店铺倒闭率近30%,大量二手餐饮设备待处理。有人抓住机会,1折回收,3折转售给新创业者,目前供不应求。这既帮倒闭商家回笼资金,又给新创业者降成本。同理,二手手机、电脑、奢侈品等领域也藏着机会。
2. 小额娱乐服务
像游戏、网文、剧本杀相关的。就算做不了游戏、写不了小说,还能推广它们,或是做游戏直播、代充值、账号交易等。每个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丰富,总有适合自己的位置。
3. 平替服务
在熟悉领域找省钱的平替服务。有个做美容的姑娘发现顾客嫌大品牌美容院贵,她就做上门美容,价格是美容院的三分之一。现在月收入稳定2万左右,客源靠老客户介绍。
经济不好时,钱并未消失,只是换了流向。大家都抱怨市场差时,其实暗藏很多搞钱机会。
搞钱三原则
经济寒冬搞钱,务必遵循以下原则:
- 1. 轻资产为王:现金流比规模更重要
- 2. 小额高频:让消费者觉得“买得起”很关键
- 3. 痛点导向:要解决实际问题,而非创造新需求
经济困难时期,机会形式变了,而非数量少了。当众人抱怨市场不好,竞争变小、成本降低,只要找准痛点、解决真需求,定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。